手机版

关于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钱勇)

2021-06-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1-06-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钱勇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意愿和热情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21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全国有35%的受访者参与过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绝大多数志愿者的参与频率是每年1次-2次。受访者认为,阻碍自身参与环保志愿服务的最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参与”,人数占比超过一半;同时,“缺乏必要的培训保障”“活动组织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等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因素和制度机制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众参与。

  各类主体都有参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

  作为自然人的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满足其精神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有自我实现、尊重、社交、安全和生理等五方面的需求。在大多数人都吃饱穿暖,不再为生存问题担忧的时候,帮助别人、提升自己,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成了许多人的内心需求,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实现自我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作为法人的企业,开展志愿服务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90%的企业正在开展员工志愿服务项目。这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提升团队凝聚力。

  对于政府来说,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需要有志愿服务发挥“减压阀”的作用,建立互相关爱的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更是将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到关乎大众健康、关乎国家国力、关乎民族复兴的高度。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一是专业性较强。很多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内容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开展自然保育活动、开展环境污染监督、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等,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兼顾专业志愿服务和一般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领域专业人才的作用。

  二是服务覆盖面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既涉及生产生活领域,也涉及城市和乡村,同时也覆盖了各类不同场所。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生态环保需求和公众多样化参与需求。

  三是参与主体多元。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参与主体涉及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群都能参与并发挥自身的特长。因此,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兴趣和特点,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和匹配。

  四是效果正向溢出。一个人参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能够惠及周边甚至整个社会。因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基础。

  加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研究力度

  一是对重点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的志愿服务理论和模式,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推动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如何策划和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如何探索多样化的激励保障措施,如何吸引社会化资金的投入,如何发展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等,为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梳理总结典型模式和案例。梳理国际国内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历程,总结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主要领域的典型模式、优秀案例和相关操作指南,编写案例集和相关参考材料,为国家和地方开展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三是积极促进和开展交流研讨。通过组织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搭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交流沟通平台,促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等的交流,总结经验教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四是定期开展调查评估工作。通过调查评估,及时了解公众对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需求,了解地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实施进展和效果,了解社会参与度和满意度,识别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支撑。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水果拉霸机,水果老虎机

电脑版